168小说 - 经典小说 - 【民国】静姝在线阅读 - 前篇:白玉珍珠

前篇:白玉珍珠

    

前篇:白玉珍珠



    松木长桌上,散着堆叠的往来书信,角落的玻璃油灯晃悠悠地烧着,亮出的光打在了,桌前人的衣料上,门外的侍官,突大声喊了声“报告”。

    本愣着放空的林孟之,由得侍官的这声喊,叫回了神思返脑,林孟之收了手心的青竹荷包,两掌撑在松木面檐上,看着书信的纸封,回了声“进”。

    一书本大小的彩荷木质锦盒,由着侍官捧进了屋,置在了他身前的松木桌上。林孟之淡扫了眼东西,不解地眉毛微挑,眼看着侍官,示意着人开口。

    侍官是个机灵的,得了眼色,立朝他道明了原由,“这是长官您三月前,让我在北都御宝楼取的,原是一直收在下属这保管的。但因还记着您之前说过,等东西带到了南都,是要送给蒋家小姐的,就趁明日离前给您送来了。”

    林孟之经侍官提醒,才记起此回事。他的确是曾在北都预订下过一套首饰,意当作回礼,赠予蒋少筠。只不过,自由北下南后,白日的军务事件混着日日的夜梦,让他足足忘却了几月时间。

    林孟之望着锦盒顶的镂空木纹,肃着点了点头,朝人道了句“我知了,先下去歇着吧。”

    侍官得了令,敬礼回了“是”,跨步出了屋去,余了林孟之一人在内。

    双瞳慢焦在桌上的静物,林孟之缓了会儿,伸出手摸在了锦盒上,启开了盒缝。

    上等的海白珠间,缀着略泛青色的玉石,二者在暖油光的照耀下,生着珍玉的润泽,闪出了柔亮的光。珍珠长链与珠镶玉耳坠的成品,与他在北都初始看到的,前清御匠展示的样式图没有差别,让人不得不称叹起御供技术的精湛。

    指腹勾上珠链,他于指间轻轻摩挲起白珠,眼中颇为认真地瞧着。侧边耳坠上的淡青白玉,玲珑剔透,玉身中透着冷柔的光。林孟之松了长链,抚了抚耳饰上的软玉,几丝凉感抵了指腹。

    珠玉的料子是由林孟之亲选的,他长久地认为着,白珠与软玉是最适配于美人。固然远在南下前,他还不知少女长大后是何种模样,但林孟之的心却一直是肯定地晓得,长大的蒋少筠定然是美的。

    除外,林孟之仍是没忘过蒋少筠是喜海珍珠的。他尤还记得,年幼的蒋少筠,是最爱于他同蒋远堂赶海返家后,跟在他们身后,蹲瞧着两人开海蚌的。

    他依旧能清晰地忆起当年的场景,那时年岁不大的几人,是会成圈地蹲围在木盆旁,为了几颗海蚌,凑得热闹。

    开蚌往往是待蒋远堂磨利了刀,递予他后,由他将刀尖刺进蚌缝,在硬地抵住蚌壳,慢慢插刀狠凿进去。这事是个巧活,林孟之知道蛮力是弄不出的,由此他会借着刀身施力,转撬开蚌口。等壳身彻底启开,露出那肥厚湿软的蚌rou后,再丢蚌交于蒋远堂,由蒋远堂用力挤压蚌rou,取珠泡入木盆清洗。

    由林孟之撬开,蒋远堂洗净的蚌珠,自然必是归于了观看许久的蒋少筠得了。得到的珍珠品质,诚是连御宝楼的末等备用也不会选用的。

    可即使是十分不入流的,她却亦是会捧着木盆中大小、圆瘪、凹凸都各异的珠,将每一粒都看得珍惜,爱得宝贵。时有为了能随时随地瞧见,而专取下蒋母给她制的驱蚊香囊,偷偷倒出其中香料草,用囊袋装下她的宝珠,携带在身,常伴于她。

    从海中随意捞得的海蚌,其实多数时候,任他们费时费力地凿开了,最后惯有的是蚌内无珠的情况。

    此种时候,守作一旁的蒋少筠望见了,眼内是会有掩不住的失落,但小小年纪的她,面上却仍是懂得人情世故地,尽力持着笑,蹲在他们身旁啪啪地鼓着掌,大声继续呼着哥哥们厉害。

    瞧,谁都晓得她自幼便是个会哄人的。总能以此,哄得他与蒋远堂的高兴,让两人继续攒下劲儿,为她寻撬下更多的海蚌。

    之后,若是运气好,寻得的下个蚌是个能出珠的,她定是会立刻开心地,笑弯了眼,起身绕着两人转圈欢呼不断地,逗得少年们同笑同乐。

    她的眼自来生得就是万分的好看。自林孟之识得蒋少筠起,他便觉着那双眼,是恰似白玉珍珠般地,时能闪有光泽;是恰能让凡见过她的人,均会觉出对她需看得珍惜,爱得宝贵的心。

    搭于镂空纹盒顶的手,嘭地合下了锦盒的木盖,移到了轻薄夏衣的布料上,林孟之从衬袋内再次拿出了荷包,轻放在了木锦盒旁,目光如炬地看着。

    颅内思绪繁杂不停,他健壮的臂稳搁在桌,掌扶过额,撑于头上,来回不停地划拉过,扎手的短寸。显然,林孟之现下已不复有,方侍官在场时的沉着,他的心在抖动着发乱。

    本是谢礼的白玉珍珠,成了他最后的赎罪礼。

    明日午前,渡江归去的几条大船,就需开走了。林孟之明白,他的心亦该随之渡走了。

    无论锦盒是由他亲自递予她,或是由蒋远堂转交予她,林孟之也都该在随物落于她手的那刻,彻底放下了。